一、自助者天助之,学习改变命运
李嘉诚从学徒时代就学习英文、订阅西方英文杂志,到21世纪和美国硅谷科技新贵并肩前行,李嘉诚一生学无止境,孜孜不倦。他自己,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1.自学英文与专业知识
做学徒时期,李嘉诚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也都从未忘记或放松学习。他知道当时的香港是洋人主导的社会,必须学会英文才能求得更多的机会,因此攒钱买了本英汉词典自学英语。
后来进入塑料行业工作,他又借来《当代塑料》及其他西方专门的塑料杂志,从中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
李嘉诚的学习涉猎广泛。除了英文,他也喜欢中文古书,从《曾国藩家书》《论语》《老子》等传统中国古典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哲学。
工作几年后,李嘉诚还给自己制定了阅读纪律:
“第一,不看对发展事业无用的书,即使内容再有趣味性;第二,有用的书,即使没有趣味,也要看,而且要看出趣味和学问。非专业书籍,我抓重点看,如果跟我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我也会把它看完。”
回忆早年的苦学生涯,李嘉诚说,“别人是自学,我是‘抢学问’,抢时间自学。一本旧《辞海》,一本老师版的教科书,自己自修。”
2.阅读上市公司财报
20来岁开始,李嘉诚还给自己培养了一个阅读爱好——看上市公司的财报。
学习,让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李嘉诚年纪轻轻就被老板任命为经理、总经理。学习,也让李嘉诚找到创业的机会。他创办第一家工厂的依据就是来自长期阅读的《当代塑料》杂志。
当时,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预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将迈向经济复苏以及人口成长,势必带动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当老板结束塑料工厂业务时,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进而迈开了创业步伐。
学习,还让李嘉诚掌握到靠知识和资本快速壮大企业的秘诀。在创业初期,李嘉诚就已开始投资一些华尔街上市公司的股票。
每次买入一个公司之前,他都会仔细研读他们的财报,研究他们的商业规则。华尔街上市公司的财报因此成为他的英文老师、商业教练,也是他的私人投资获利来源。
这让李嘉诚成为同代香港华商中对国际资本市场有更多了解,并拥有更广阔经济和经营视野的人,也让李嘉诚找到以资本运作产业的成功密码,从而不断从同代香港华商中超越传统的边界,构建起无域的商业帝国。
3.善用知识,勤学不辍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李嘉诚说。也因此,他多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成功领袖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善用知识:
“经济的竞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战争;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实践中的自学,也让李嘉诚更具思辨性地对待知识,而不是迷信专家和权威。他说:“老实说,我对许多人云亦云的表面专家所做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数。说得俗一点,有时大家方向都正确,耍的却是花拳绣腿,姿势又不对。”
今天的李嘉诚,依然自学不辍,回家仍必做两项功课:一是晚饭后看电视学英文,一项是就寝前的阅读。
二、做事的哲学
1.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地进行;“不疾而速”,是你早就有了谋划,早就洞悉了事物的调理,并且早就对各种问题胸有成竹了,因此,当机会来临便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无为而治”则要依靠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
“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以上四句话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李嘉诚强调。
2.审慎考量,注意风险
为在事前清楚计算得失,李嘉诚会不停研究每个项目可能发生的坏情况,然后考虑能否承担其风险。他说,做事业一定要先想失败,世上并无常胜将军,一定要在风平浪静之时,好好计划,仔细研究可能出现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注意风险并不代表停滞不前。
如何在风险和机会中取舍,李嘉诚的答案是——做足准备功夫、量力而为、平衡风险。他说:“‘审慎’也是一门艺术,是能够把握适当的时间作出迅速的决定,但是这不是议而不决、停滞不前的借口。”
3.如何在适当的时间迅速地决定?
李嘉诚的经验是,要在事前汲取行业最新、最准确的技术、知识和一切与行业有关的市场动态及讯息,才有深思熟虑的计划,让自己能轻而易举在竞争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
他说,只有掌握了消息,机会来的时候,你就可以马上有动作。这也是他的成功精髓。
4.发展事业要注意的三点:
第一,要追求那个行业最好的知识、行情信息,以及最好的技术,且必须处于最佳的状态;
第二,努力、毅力,要用力到极致;
第三,建立好的制度与人才团队。
李嘉诚曾在汕头大学阐述自己的管理心得和经验。
“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
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
5.人才选拔
在选拔管理层上,李嘉诚强调:
“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不断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不过有些人却一定要避免。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却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企业也无法负担那些滥竽充数、唯唯诺诺或者灰心丧志的员工,更无法容忍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明星。
我的经验是,挑选团队,忠诚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谨记,光有忠诚但能力低的人或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迟早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因此,要建立同心协力的团队。
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得到沉默的声音,你要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可不可以做到开明公平、宽宏大量,而且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造的能力,不过我要提醒,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要你当个费时矫枉过正的执着的人。”
从小在复杂环境求存的历练,让李嘉诚能快速判断一个人的优缺点,进而从旁引导,发挥其所长,这也成为他管理上的一大优势。
关于李嘉诚和部属的相处,一个故事是:
当年以超过千亿港币出售Orange的关键时刻,几乎在惊心动魄中度过每一天的他,除了明确大方向并不断提醒已经忙到病的阵前爱将霍建宁注意身体,没有给霍建宁任何压力和质疑,几十几百亿的价码都由霍建宁相机行事。
即便交易尾声时,他已睡觉都把手机放在床边调到最大音量,紧张到生怕错过霍建宁汇报过来的消息。
6.成功的秘诀
被问到如何才能成功时,李嘉诚还强调,“我认为做人成功重要条件是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他说,“答应人家的事,错的还是照做。让敌人都相信你,你就成功了。”
很多与李嘉诚合作过的人都曾表示,李嘉诚答应的事,明明吃亏都会做。曾经,有人问李嘉诚的一个对手,李嘉诚可靠吗?对方说:他讲过的话,就算对自己不利,他还是按诺言照做,这点是他的优点。
关于李嘉诚做人做事的作风,曾有媒体采访他后这样描述:访问中,他多次强调,无论你怎么写都可以,但关键是,第一不要得罪人,第二不要惹人妒嫉。
李嘉诚在商业中,讲究合作共赢,甚至自己赢得少一点,合作一个生意,赚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在香港商界,李嘉诚跟几大巨头,一直是合作大于斗争,起码明面上,里里外外都和和气气。
李嘉诚曾告诉自己的孙儿,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
“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单单仁慈,业务不能成功,你除了在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赚钱。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应该是这样。非常好的一个人,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有能力反抗。”
7.毅力和心力:
2005年,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演讲,他谈及毅力和心力:
“如果你认为毅力是每分每秒的‘艰苦忍耐’式的奋斗,这是很不足的心理状态,毅力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生活。真正有毅力的人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标,且愿意承担责任,有颗坚强、又充满着希望的心。知道什么是原则、事实与正义。有极大的勇气和谨慎。”
而“心力是理性和理智心灵的发展,通过终生思索和追求学问的人一定不会掉进时间的迷宫,在营营役役中黯然失去生命的光彩。
善于学习的人能领会和掌握未来,好学的人懂得把观察、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智慧并使用得当,不仅能把梦想持之以恒,更懂得如何事半功倍。”
8.财富观:
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投入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
"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李嘉诚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富贵。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下,李嘉诚又自创内心的财富,这就是真正的财富。
9.在卓越与自负之间:
2008年,关于“自负指数”的演讲中,李嘉诚说:“在‘卓越’与‘自负’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因为有信心、‘勇敢无畏’也是品德,但沉醉于过往和眼前成就、与生俱来的地位或财富的傲慢自信,其实是一种能力的“溃疡”。
三、思维习惯:四个90%
1.90%的时间考虑失败
李嘉诚往往会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不停地研究每个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就好比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驾船远航,在离开港口时,一定要想到,万一台风来袭之际应该如何应对。
一定要想到失败,只有把每一个细节、种种失败都考虑到了,成功的把握才会越大。“未买先想卖”(你还没有买进来,你就先想怎么卖出去,你应该先想失败会怎么样)。
因为成功的效果是100%或50%之差别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小漏洞不及早修补,可能带给企业极大损害。所以当一个项目发生亏蚀问题时,即使所涉金额不大,李嘉诚也会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时间和以倍数计的精神都是远远超乎比例的。
2.每天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
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嘉诚答,“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5年、10年后的事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这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就如同下棋,下一步棋要想到5步、6步,才是高手。目光短浅的企业家,经营的企业倒闭是很正常的现象。
3.90%否定要慎重
如何处理别人和自己意见不符的情况?
李嘉诚说,“我常常是这样,假如一个项目我认为是不好的话,我还是非常虚心地听取不同见解。有的时候,可能90%是你认为不好的,但他讲的10%是你不知道的。那么这个10%可能就是成败的关键。”
因为“今天跟从前有一个不同,传统的行业如果出错错不了多少,但是今天的决定错了,可以错得非常离谱。”
4.掌握下属90%以上的数据
李嘉诚不喜欢通过无休止的会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他听取每个汇报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更多时候,他喜欢自己阅读、分析、判断。
他自称可以对集团内任何一间公司近年发展的数字,准确地说出90%以上的数据。“看一看便能牢记,是因为我投入。”
延伸阅读:李嘉诚汕头大学经典演讲
一、IQ、EQ、SQ皆重要
我所知的都是从书本及杂志吸收而来,但我的知识及见解却是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所累积。究竟成功人生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程式?
每个人都可以有巨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分别在于有没有能力实现这些梦想,当梦想成真的时候,会否在成功的台阶上更知进取?
当梦境破灭、无力取胜、无能力转败为胜时,会否被套在自命不凡的枷锁?抑或会跌进万念俱灰无所期待的沮丧之中?
再有学识再成功的人,也要抵御命运的寒风,虽然我在事业发展方面一直比较顺利,但和大家一样,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我也有达不到的梦想、做不到的事、说不出的话,有愤怒、有不满,伤心的时候,我亦会流下眼泪。
人生是一个很大、很复杂和常变的课题,我们用分析、运算、逻辑等理性的智商(IQ)解决诸多问题;用理解力和自我控制的情绪智商(EQ)去面对问题;用追求卓越、价值及激发自强的心灵智商(SQ)去超越问题。
在我个人经历中,对此3Q的不断提升是必要的。
学术专业的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去驰骋于社会各行各业中;
对自己及他人环境的了解,能发挥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加强家庭、学校、机构的团队精神;
慎思明辨的心灵能力驱使我们对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促动创造精神,把经验转化成智慧,在顺境和逆境之中从容前进。
只有聪明睿智的人洞悉到今天不是昨天,知道要承担无可逆转的改变。尽管今天没有破译的方法,他们也不会凝固于痛苦与自我折磨之中,不会天天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不会天天计算眼前的利弊。
因他们知道每日积极正面地面对、思考及冲破问题,是构成丰盛人生的重要环节,及为人生累积最有价值的财富。即使处境可能不会因自己的主观努力或意志转移,但他们早已战胜生活的苦涩,为转危为机作好一切准备。
世人都想有一本成功的秘笈,有些人穷一生精力去找寻这本无字天书,但成功的人,一生都在不断编制自己的无字天书。
二、在竞争中不断成长
我每次出门,在机场都看到有关于我的书籍,不知道为什么其中最多人感兴趣的题目,总是离不开我如何赚钱,既然那么多人有兴趣,便来谈一谈。
首先,让我回顾一下我和长实系(和记黄埔、长江实业)的发展里程碑:
1940年因战乱随家人从内地去港;
1943年父亲因贫病失救去世,负起家庭重担;
1950年创立长江塑胶厂;
1971年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
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上市;
1979年从汇丰银行收购英资和记黄埔集团22.4%的股份。
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很多人只看到我今天的成就,而忘记甚至不理解其中的过程,我们公司现时拥有的一切,其实是经过全体人员多年努力的成果。
2002年集团业务已遍布41个国家,雇员人数逾15万。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我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一个人赤手空拳,我没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越的条件,一点儿也没有,这包括资金、人际关系、市场等等。
很多人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我们公司快速扩展是和垄断市场有关,其实我个人和公司跟一般小公司一样,都要在不断的竞争中成长。
当我整理公司发展资料时,最明显的是我们参与不同行业的时候,市场内已有很强和具实力的竞争对手担当主导角色,究竟“老二如何变第一”?或者更正确地说:“老三老四老五如何变第一第二”?
能否抓住时机和企业发展的步伐有重大关联,要抓住时机,要先掌握准确资料和最新资讯。能否抓住时机,是看你平常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之前。
三、抓住时机的重要因素
1.知己知彼(Know your Personality)
做任何决定之前,我们要先知道自己的条件,然后才知道自己有什么选择。在企业的层次,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要看对手的长处,掌握准确、充足资料做出正确的决定。
2.磨砺眼光(Sharpen your Acumen)
知识最大作用是可以磨砺眼光,增强判断力,有人喜欢凭直觉行事,但直觉并不是可靠的方向仪。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不但要紧贴转变,最好还要走前几步。
要有国际视野,掌握和判断最快、最准的资讯。不愿改变的人只能等待运气,懂得掌握时机的人便能创造机会;幸运只会降临有世界观、胆大心细、敢于接受挑战但能谨慎行事的人身上。
3.设定坐标(Identify your Coordinates)
我们身处一个多元年代,面临四方八面挑战,以和记黄埔为例,集团业务遍布全球,公司的架构及企业文化必须兼顾全球来自不同地方同事的期望与顾虑。
我在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的时候,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在中国人流畅的哲学思维和西方管理科学两大范畴内,找出一些适合公司发展跟管理的坐标,然后再建立一套灵活的架构,发挥企业精神,确保今日的扩展不会变成明天的包袱。
灵活架构为集团输送生命动力,不同业务的管理层自我发展生命力,互相竞争,不断寻找最佳发展机会,带给公司最大利益。完善治理守则和清晰指引可确保“创意“空间。
企业越大,单一指令行为越不可行,因为最终不能将管理层的不同专业和管理经验发挥。
4.毅力坚持(Develop your Endurance)
市场逆转情况,由太多因素引发,成功没有绝对方程式,但失败都有定律:减低一切失败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石。
以下四点可以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①谨守法律及企业守则;
②严守足够流动资金;
③维持溢利;
④重视人才的凝聚和培训。
现今世界经济严峻,成功没有魔法,也没有点金术,人文精神永远是创意的泉源。企业领导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能全景思维,有长远眼光、务实创新,掌握最新、最准确的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迅速行动、全力以赴。
建立个人和企业良好信誉,这是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却是价值无限的资产。
四、管理心得
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翻查字典,Art艺术的定义可简单归纳为人类发自内心的创作、行为、原则、方法或表达,一般带美感,能有超然性和能引起共鸣。是一门能从求学、模仿、实践和观察所得的学问。光看这些表面证供,管理学几乎和艺术可混为一谈,那么我就应该没有什么好讲了。
1.你是老板还是领袖?
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之便,这可来自上天的缘份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
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
儒家之修身、反求诸己、不欺暗室的原则,西方之宗教教律,围绕这题目落墨很多,到书店、在网上自我增值的书和秘诀多不胜数。
我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这“化学反应”由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
<span style=&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