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绿卡的美国留学生,是否每天在脑海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我如果没抽中H-1B怎么办?下场会怎样?今天,小编想和你们一起看看那些没有抽中H-1B的留学生的故事,一同感受属于他们的,或迷茫,或悲伤,或纠结的曾经。
2015年4月1日, 有23万人在美国等待着一场关于未来的抽签——H-1B(工作签证),每个人心里都在期待着自己可以成为那85,000人中的一个。
Redbus2us、H-1B qq群、微信群、移民律师微博……所有的这些渠道都像炸了锅般涌出各种关于H-1B的消息,比如“研究生抽中率预测为67%,本科仅为23%“,”根据往年经验总结,此次抽签小公司的命中率会高于大公司“,“stem也许更容易中签”等。
尽管大多数消息仅来自预测或是推断,仍足以证明每一个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渴求着知道更多的消息以及往年的经验。
直至美国移民局官网宣布抽签结束,将会向抽中者发放receipt,此时很多人也逐渐从等待变为紧张,甚至于焦虑。
“有人收到receipt了吗?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
“我晚上经常失眠,好希望明天一睁眼可以看到receipt的邮件。”
“今年已经是我第三次抽了,真的不想再来第四次。”
“我老板这几天都没敢给我安排太多工作,害怕我过度紧张会导致出错。”
……
后来,有些人如愿以偿地拿到了receipt,可以安心地等待工签的审理。而也有些人,还没能等到退件包裹,就要面临身份过期,需要离境美国。
H-1B已如彩票,全凭缘分?命中注定?
1、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在美国等来希望的曙光
Ashwarya,25岁,来自印度,目前在美国纽约某家金融公司
Ashwarya是个印度小姑娘,看上去瘦瘦小小的,平时总是很安静地坐在电脑桌旁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偶尔说话声音也很轻,有些怯怯的。我当初很难想像,如此单薄的身躯背后竟也能拥有坚定的毅力。直到别人告诉我:“她2014年没有抽中H-1B,所以通过cpt挂靠了学校,在全职工作的同时,她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都坐飞机去一所大学上课,平时还有网课要上。为了保持合法身份,她其实挺辛苦的。”
Ashwarya每天在工作之余都会跟进抽签的进度,比如H-1B的receipt是否已经开始发放,已经大概发了多少等,熟悉流程的她并没有太多的慌张,却依旧免不了着急。然而,幸运女神再一次没有降临到她身上,作为加急申请,4月底仍旧没有收到receipt的她已然明了最终的结果。我至今还记得,Ashwarya曾在等待H-1B的时候说: "Whatever the results will be, I believe everyone will finally get through。" (无论结果如何,大家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6月初,她向公司提出了辞职。
“我决定去新泽西找我的哥哥,有家人在身边的日子不会那么辛苦,希望能和他商量我下一步该怎么办。或许我会离开美国,或许我继续挂靠学校在纽约找工作等待来年抽签,无论那时的结果如何。现在的我,只是有些累了。” 带着公司同事们写满祝福的贺卡,Ashwarya启程前往了新泽西。
8月,她在纽约找到了一份工作,现在和她的哥哥嫂子暂住在一起,cpt还会陪她走过今年的H-1B申请。
“虽然工作和生活因为身份原因变得有点艰难,我却仍旧不想轻易说放弃。” Ashwarya笑道。
2、新加坡很美,可是美国,那里有我太多的留恋
Brian, 27岁,来自中国四川,目前在某企业新加坡分公司工作
“我至今还记得那天早晨,我在公司像往常一样开会,HR突然走进来,小声把我叫了出去。他告诉我,因为没有抽到H-1B,我没有合法的身份,所以从明天开始,我就不能上班了。我苦笑着拿下了我的工作badge,装作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回到办公桌去收拾东西,我不敢和同事说再见,因为我害怕眼泪什么时候就会不小心掉出来。” Brain回忆道。
那是2015年5月底,明明是要入夏的天气,Brian心里却觉得有些冰凉。那天晚上, Brian买了一打扎啤,还有一盒香烟,没有菜,没有饭,一个人,一瓶又一瓶的啤酒从满瓶到最终被丢到地上。之后他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就仿佛明天醒来,生活仍旧会像往常一样。他开车去上班,开会,和领导讨论project,和同事们一起嘻哈开玩笑。
Brian对我说:“后来通过和公司协商,对方告诉我,如果我愿意可以把我外调到新加坡的分公司,抽到H-1B后再回来。当时我已经准备打包回国了,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有种死灰复燃的感觉,新加坡?也好。”
“所以现在我在新加坡工作,这里很美,可是我仍旧希望可以回到美国,我喜欢曾经我所在的城市,喜欢我的工作,也想念我的同事,我不甘心区区一个H-1B抽签就能把我从美国踹出去。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幸运,只有不努力。”
“新加坡不好吗?”我问。
Brian没有直接回答我,只是说:“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
我不知道Brian在新加坡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唯一清楚的是,他仍旧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到美国,回到最初梦开始的地方。
3、从来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从没想过回去
Susan, 29岁,来自印度尼西亚,目前在美国的一所公立研究生读书
我见到Susan的时候,她穿着一件白色衬衫,配着深蓝色的牛仔裤,眉眼间透露出些许冷淡,让人觉得不易接近。我对她的第一感觉就是,Susan一定是个内心很坚定不怕困难的人。
时间退回到2015年5月,当Susan知道自己没有抽到H-1B的时候,她就开始去各个NGO(NGO可以不参与抽签)求职,她希望可以赶在10月身份过期之前找到工作。“你没有去过印度尼西亚,你不知道如果我回去面临的会是怎样的生活,我来到美国不是为了有一天要回去。” Susan曾经坚定地对我说,在她的眼中,我似乎隐约看到了除去满满地憧憬,还有对于“离开”的那么一丁点的恐惧。
很多人包括我都以为事情会这样发展,费尽周折的Susan终于在某个NGO找到一席之位......然而现实总是很骨感,大多数NGO因为收入本就很低,并不支持办理H-1B,而研究教育机构非博士也进不去。眼看着身份快过期,找工作又毫无进展,Susan不得不找了个便宜的公立大学继续读书。
现在,Susan刚刚完成了phd的申请,同时也在找工作,准备新一轮的H-1B申请。
“去年因为没有提前最好充足的准备,所以有点措手不及。今年如果不能拿到H-1B,继续读书也是挺不错的。“她看起来相当冷静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