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国内成绩还算优秀,不过作为父母,我们总想再推她一把。
我和她爸爸都偏好英式教育,所以我们最终将目光定格在爱尔兰。
女儿在爱尔兰上的是亚历山大女校,爱尔兰最贵的私校之一。咬牙选择这里,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冲刺世界名校,而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去向就是大名鼎鼎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等。
1
Hi/ sorry/ thankyou
女儿最常说的三句话
我们也是第一次在单性别的学校读书,女孩子多的地方,我最担心的就是是非多。
刚入学时,我特别关心女儿的情绪,怕她受欺负,实际上的确是我想多了——班里唯一一个中国人,第一次到国外英文还说不溜,别人讲话她听起来像炮弹,噼里啪啦根本听不懂。
据说她的外国同学热情又友好,起初个个都会跟她主动打招呼,对她说“hi”。我女儿除了回应一句“hi”之后,面对同学炮弹般的英文,就只会说“sorry”了。
这哪里能行!我跟她说,你首要任务就是把英文练好,要是一直跟不上的节奏,怕是再有耐心的人也懒得理你了。
爱尔兰的老师真的没得说,业务能力强并且品行好,她们对英语蹩脚的女儿有额外的照顾。不仅帮她练习英文,也关心她的情绪和社交。
女儿不爱和同学说话是老师告诉我的,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她英语不好,其实是因为她害羞。
明明已经能听懂同学讲话了,还不愿意主动交朋友,这就让我很难理解了。
关键是,我这个中年妇女通过肢体语言,都已经在爱尔兰交到朋友了,她居然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我问她,是班里同学都太有钱了吗?跟你差距太大了吗?要不然咱们转校吧?女儿这个时候死活不肯,她说不出同学有什么不好,因为她们太友善了。
我说你一定要逼迫自己,改变害羞的毛病,融入你的同学。我还撂下一句狠话:“一周之内交不到朋友就别待在这了,回国吧!”
在爱尔兰上过学的孩子哪里还愿意回国去接受应试教育,女儿自然不肯,第二天就跟我说,她和一位西班牙女孩做了朋友。
怎么做到的?据说这位西班牙女孩的英文水平跟她相当(也经常因为听不懂而说sorry),所以女儿就主动去找她说话,外国女孩儿热情得很,一看原本害羞的中国女孩主动“搭讪”,还不赶紧迎合,她们对中国也很有好奇心,问东问西,我女儿说她来爱尔兰3个月,加起来说过的话都没有那天多。
2
私校也有小团体
这所学校算得上是爱尔兰的顶尖私校了,学费很贵,女生们的家里都很有钱。壕到什么程度?女儿班里有个同学,后来直接去瑞士的一个全球第一贵的贵族学校读高中了。
在金钱顶端的女生们有一个小圈子,她们的精力都花在打扮自己身上。起初我听女儿讲这个小团体时还挺担心的,毕竟最初是我强迫女儿到处跟人交朋友的,怕她融入之后学歪。这是我唯一觉得担忧的地方。
但……是我多虑了。
首先,我们家这经济实力也不是特富,女儿根本不可能进入她们的那个圈层。
其次,那些很富有的女生们毕竟也是孩子,也有升学的压力,人家虽然爱打扮,但学习成绩也不差。我女儿成绩属于数一数二那种,尤其是数学,阔小姐们找我女儿,除了问数学题也没别的事,对女儿也挺尊重。
很高兴的是,我女儿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是那群热情的西班牙公主们。从一开始,她们就给了女儿足够的友善。
女儿的西班牙朋友,最大的特点是乐观向上,我认为这是她们影响我女儿最深的地方。我女儿胆小,她们胆大,更有一种冒险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在她们的影响下,女儿也形成了不怕困难的个性,失败了,笑一笑就过去了;成功了,就是一次突破!
西班牙同学对她的另一个影响,是按章办事。
我们中国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西班牙孩子是把规矩刻在了骨子里,她们经常说:“照规定做”。原本要我们父母教的规矩,那些西班牙孩子天天在做榜样,这让我十分放心——从小就循规蹈矩的孩子,长大歪不到哪里去。
3
无可挑剔的老师
学校的老师无可挑剔,非常专业,毕竟升学率那么优秀,秒杀了其他很多学校。然而,我对老师最感恩的,不是把女儿送进了剑桥,而是培养了她各方面的卓越能力。
高中第一年是间隔年,女儿得到一年的“缓冲”,去进行为期6周的实习。在这一年,女儿做过3份工作,一份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助理,一份是建筑调研,还有一份是编辑。由此,她树立了成为会计师的理想,小小年纪就开始规划未来的职业,从选课到实践,都是围绕如何提升职业竞争力展开的。
想想自己在大学毕业后依然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自愧不如。
我对女儿的要求素来很明确,那就是要考名校、挣更多钱。在这样一所富有的学校里,我和女儿都见到了更多比我们更富有的家庭,说实话我会自卑,后悔没有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她反而劝我,她说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过得很不一样,不必去用金钱、外貌、学历去衡量。
想想自己一直以来都那么肤浅,自愧不如。
有一天女儿正好要出门上学,在家门口发现一只蓝山雀误撞了我们家的玻璃,奄奄一息。女儿想救,但在我心里,学业最大,所以强迫她出门去学校。过了没多久,她拎了一个袋子回来了。原来她刚到学校没多久,她的同学看她不高兴,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没忍住哭了。老师得知了这件事,就让她把蓝山雀带回学校,老师会帮它医治。
这是给我触动最大的事情,这么一件无足挂齿的事,老师却如此认真地对待;我自己女儿,我并没有照顾到她的想法,而老师却如此真诚地在乎她的感受,自愧不如。
因为CTA协议,爱尔兰和英国是盟友关系,所有教育资源共享,因此为了孩子冲刺英国G5高校,很多移民家庭都把爱尔兰当作“跳板”,我当初移民的理由也是这样。
但是,现在的我内心有了另外的想法。爱尔兰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作为家长的短视和不足。学校的孩子们、学校的老师们、这个国家的人,她们最终让我明白,内心强大而自信,这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也是我们移民爱尔兰最大的收获。